北京工商大学简介及MPAcc项目特色
中国会计硕士网
2015年08月22日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了解会计实务,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
具体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2、掌握现代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在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会计工作的领导潜质。
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
1、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
2、 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
4、 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其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作业占总成绩的10%,专题报告占总成绩的10%,其他占20%。
5、 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的成员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专家参加。
6、 加强实践。在学期间安排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为2年。
课程分为核心课、方向课、任选课和实践课。其中,核心课必须修读,共22学分;方向课必须修满6学分;任选课必须修满6学分;实践课6学分。
四、上课与考试
学生应服从学校的课程安排,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遇有特殊情况需请假时,须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告知任课教师。
无故不来上课者,即为旷课。每门课程的旷课次数超过三次或请病、事假缺课超三分之一者,取消该课程的考试资格,重修后方可参加考试。
课程中,核心课考试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方向课等其它课程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
五、课程设置
1、核心课共8门,计22学分,要求全部修读。课程设置如下: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政 治2
英 语3
管理经济学3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3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3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3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3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2
2、方向课共16门,计34学分,要求选够6学分。课程设置如下: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2
财务报表分析3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2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
企业税收筹划2
中国税制2
数量分析方法2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
企业并购2
风险管理2
投资学2
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2
战略管理2
商法概论2
管理信息系统3
3、任选课(必须修满6学分):由学生在我所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或未选过的方向课程中选修至少6学分。
4、实践课(6学分):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结合的方式。学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必须具有创新或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具有会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相关推荐